紅木家具,中國傳統文化之傳承者
作者:曾迪來
曾迪來,環境藝術研究方向碩士畢業生,現任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系黨支部書記。進入設計領域研究近20年,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實際操作經驗,1998年至2005年間在國家級專業核心期刊發表了十多篇學術論文,并完成了《現代影視廣告設計》﹑《廣告展示設計》﹑《現代標志設計》和《現代包裝設計》等著作。
都說,紅木家具憑著天然的紋理、嚴絲密縫的結合工藝、構思巧妙的結構工藝、手藝高超的制作工藝,以及彌足珍貴的藝術內涵與藝術性格,已成為時下中國人最為熱衷的家具款型。而她獨樹一幟的雕刻、榫卯、鑲嵌、曲線等工藝,也標定了中國人的審美取向和時尚生活符號。然而,紅木家具到底有著怎樣的中心價值,她又怎樣標定中國人的審美取向?此次,本著吸收特色區域藝術營養之用意,我走進了這座紅木家具生產名鎮——中山大涌鎮,感受著蘊藏于紅木家具內的藝術精粹和文化內涵,以及發生于這座紅木家具生產名鎮內淳樸而又鮮活的故事……
六月的大涌驕陽似火,而大涌人從容的生活態度,卻使得大涌這一片天空依然保持著春天般的輕風徐徐與涼爽宜人。才剛靠近大涌牌坊,一股和諧人居、文化人居的景象便已涉入人心。用創新的手法傳承紅木文化,這是大涌給我的第一印象。此行,我首先走進了中山市紅古軒家具有限公司,借助這一平臺,我深切地領略了紅木家具從設計到干燥,從開料到木工,到雕刻到打磨等精湛的制作技藝水平。而大涌人尊崇天然,先人一步地從干燥技術、堅固耐用、人體感受、審美取向、文化情趣等多方面考慮,努力將家具做出檔次、做出品味的過程,甚是讓人感動。行走于大涌鎮岐涌路、新平路、興涌路、葵朗路、華泰路、旗峰路這6條紅木街之間,我越發感受到紅木家具所具有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明代,是紅木家具的起源時期,也是中國家具藝術飛躍式發展的歷史時期。此時,家具的形式與功能得到了統一,而明代黃花梨家具更將中國家具藝術帶入化境。清康雍乾三朝又將風格鮮明的清式家具推上另一個高點,正好與明式家具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家具的整體風貌。大涌人繼承了明清古典家具的傳統,在保留古典家具的優美造型和藝術風格的同時,為家具注入了現代的科學元素和人文情懷,使得紅木家具有了上乘的品質。設計師在為每一個細節注入獨具匠心的藝術靈感和創意元素;雕刻師傅在為每一塊木頭注入不同的神韻和藝術感受;打磨師傅在為每一件家具附上柔性的紋理、木理、肌理等等。我非常敬佩在紅木家具業上孜孜不倦的工作者,這也是我喜歡紅木古典家具的原因之一。從這些家具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們的匠心獨運,以及他們的文化修養。而在此行中,也讓我對中國傳統紅木家具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其一,紅木家具講究線條美。因物而異,各呈其姿,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于家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給人以強烈的曲線美,這是紅木家具的寫照。同時,紅木家具通過各種線與面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了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從而產生了個性鮮明,藝術情趣濃郁的裝飾效果,成功地體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融于一體的造型美。
其二,紅木家具善于提煉,精于取舍。較之傳統的明清風格家具,現代科技、人文演繹下的紅木家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她通過木紋、雕刻、鑲嵌和附屬構件等,為家具注入人體工程學以及現代審美情趣,使得家具達到了相當的工藝水平。在選料上,紅木家具尤為講究紋理的選配,凡是紋理美觀、清晰的,總會放在家具最顯著部位。而在雕刻手法上,主要有浮雕、透雕、圓雕以及浮雕與透雕結合等多種,其中以浮雕最為常用。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側背板、牙板、圍子等處,通常僅做小面積的雕刻,細致精巧的裝飾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其三,紅木家具是現代時尚美學的重要體現,她代表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傳統的紅木家具多采用對稱式的布局方式,格調高雅,造型簡樸優美,色彩沉重而成熟。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審美取向的改變,類似于既蘊涵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洋溢著現代開放氣息的“新中式”家具,正逐漸滲透于現代人的生活中。如紅古軒家具有限公司內的一套風云沙發,以圓形與弧形為主題,將美學、力學、功用三者完美地融合一體,使家具突破了傳統家具的中規中矩,滿足了節奏加快、資訊轉播速捷的現代生活方式。
其四,紅木家具是中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間經歷了五千年的滄桑,可以說是千回百轉,源淵流長,有太多民族性格和智慧在歲月中積淀了精粹。而作為傳統文化的國粹,傳統家具中的藝術瑰寶,中國紅木家具雖始終駐守在日出的東方,卻憑其獨樹一幟的制作工藝,以及其創新的文化傳承方式,正以獨立的姿態屹立于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