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高速發展,中式文化情懷的日益回歸,紅木家具作為財富象征的名貴硬木家具,如今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消費者的家庭。然而,紅木家具在“風光”背后,卻也面臨著一道難以取舍的雙向選擇題。
早年,許多紅木家具生產企業的木料大多源自東南亞各國。而隨著國際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森林的過度砍伐,森林面積的逐年減少,導致了我國紅木家具原料來源越來越緊。森林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其生長周期卻要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為了確保材質源頭,許多中國紅木家具企業漸漸地將原材料產地轉移到了非洲和南美國家。而它的轉移,縱使有2008年實施的《中國深色名貴硬木家具標準》坐鎮,卻未能平息這場材質之爭上爭議的聲音。
時下,誰主“紅木家具”之沉浮?
是該轉移,還是堅守老窩?是該增加木種,還是原封不動紅木之本?……
有人說,紅木家具之所以貴重,是因為它原材料的稀缺性。海南黃花梨家具,一年半時間價格漲三倍,其漲幅除了海南黃花梨材質本身特有的木性以外,估計更多是因為海南黃花梨木資源的枯竭。如果增加木種,無疑就是降低了紅木家具的價值。所以,縱使紅木家具原材料再稀缺,也不能選用國標紅木以外的木種。
眾所周知,早年的紅木家具素以“一黃”(黃花梨)、“二紫”(紫檀)、“三紅”(老紅木、雞翅木、鐵力木、花梨木等)而置之。又因2000年《紅木》國家標準中明文規定,紅木包括五屬八類,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家具。所以,紅木家具走到今天,不少人認為,只有用這幾種木材制成的家具才能堪稱紅木家具,從而出現了諸如非洲“紅木”家具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紅木家具的說法。
然而,隨著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被贊譽為珍品材質的“一黃”(黃花梨)的絕跡;百年生長一寸,非數百年不能成材,卻因十檀九空注定出材率極低的“二紫”(小葉紫檀)等珍貴木材的逐年減少,引以自豪的紅木家具遭遇了尷尬場面,發展緩慢。在仿洋式家具的沖擊下,紅木家具行業每況愈下,中國家具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窘。
縱使對手有萬馬千軍,大涌人,依然堅毅地跨出了第一步
面對傳統紅木資源的幾近枯竭,中國紅木家具生產鎮——大涌鎮過半的企業則選擇了轉移陣地,集中使用非洲“紅木”。據悉,早在前幾年,占據全國紅木家具市場60%以上份額的大涌鎮,由鎮長文衛戈先生帶隊,就組織了大涌紅木家具企業十多位企業家專程赴非洲訪問考察,尋找適合紅木家具生產的木種。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多次實驗與溝通,大涌人終于找到了屬于他們延續這個行業的“命脈”。如,非洲花梨木就是“赴非”后的戰利品,它的紋理、顏色和硬度與傳統意義上產地為東南亞的名貴木材非常接近,更有著類似于黃花梨的鬼臉,制作的家具也很漂亮。這使勇敢的大涌人嘗到了甜頭,也促使了大涌人奮發向前。
那么,又是哪種動力促使大涌人如此堅持要增加木種呢?專注于紅木家具業多年來的紅古軒總經理吳赤宇先生表示,紅木家具凝聚和承載了一個家族一代人的文化情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東南亞各國木材的減少而讓這幾千年的文化遺產就此劃上句號。再者,消費者喜歡的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家具,是紅木家具包含的文化寓意,是紅木家具的榫卯、環保漆,是藝術美感,是雕刻、是設計,豈是簡單的“材質”二字所能概括!
也許,正是這一股信念,才促使以紅古軒家具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大涌紅木企業,勇敢地踏上了屬于他們自己、同時又屬于整個紅木行業的傳承與發展之路。而紅古軒總經理吳赤宇等10多位企業家也成了大涌紅木家具發展的領路人。
原材料的短缺,雖然曾一度制約了紅木家具業發展壯大,但絲毫沒有減少從業人員對紅木家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執著。對于行業的發展,紅古軒總經理吳赤宇提出了幾點:
一、名貴木料的供應是受到限制的,在目前的工業發展水平下,貴重木材的利用率太低,所以,開發新品種則是紅木家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二、在沒有諸如海南黃花梨等名貴木材后,我們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對新資源的利用上,如新品種的干燥、利用率、生產工藝、創新設計等方面,嚴把質量關,走品牌化精品路線,努力創造更為適合現代人需求的紅木家具。
三:以良好的整體形象和絕對強勢的規模,打造區域品牌。集中利用行業的資源,實現行業的資源共享。如“大涌鎮木材干燥中心”、“大涌鎮物流干燥中心”。其二,舉辦行業展會,以此來吸引各地經銷商及消費者的眼球,從而倡導更多人來關注紅木家具產業,實現中國傳統文化事業的傳承。
四、社會在進步,紅木家具業也在進步。歷時8年,才將2000年《紅木》國標整合,并正式實施《中國深色名貴硬木標準》。足以證明,標準并非偶爾,而是國家對紅木產業深思熟慮的必然結果。紅木家具,無論走到哪一站,也定有屬于它那一站的標準。而這個標準,是監督也是指引。這是一個行業的提升,也是一個行業的包容。
守得云開見月明
伴隨著消費水平和消費行為的不斷改變,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家具時,已從以前的牢固、耐用,可傳代的觀念轉變到實用與美觀并重、注重款式設計與優良傳統工藝的結合。許多消費者說,一件好的家具以4個字為標準,第一是神、第二是藝、第三是材、第四是韻,足以證明,材質并非最重要的。市場上也的反應也是如此。
許多消費者表示,“非洲”紅木中的紅檀做的家具比雞翅木的還要好看,所以在選購時,沒有刻意去理會紅檀與雞翅木哪一種是國標中紅木,哪一種不是。因為他們看重的是家具的造型、工藝和雕刻題材所表現出來的寓意。諸如紅檀一樣,許多非洲“紅木”自進入市場以來,似乎是順乎天應般,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而大涌,則是這場材質之爭的最大受益者,它帶領著大涌紅木家具企業“過關斬將”,市場份額也不斷地攀升。努力與專業,終究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據專門從事非洲進口木材的企業透露,進入國內市場幾年間,非洲“紅木”價格也已經翻了兩番。雖然非洲“紅木”的市場價值還不能和傳統紅木相比,但這些木材同樣屬于稀缺資源,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有增值的空間。而對與我們而言,雖然不希望看到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但它的上漲卻也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
中山市紅木家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總工程師曹新民強調,所謂紅木家具,從一開始,就不是某一種特定樹種的家具,而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家具的統稱。而隨著整個行業的沉淀與發展,紅木家具早已超越了單純實用的功效,而是負載了更深、更大、更美的文化內容,它的傳承與發展;它的自主創新,正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代人的共同責任。